读书笔记分享丨读《公司简史》有感
范文:
主题与问题
《公司简史》围绕 “公司是什么” “公司从哪里来” “公司的未来会怎么样” 这些主题展开。介绍了不同历史阶段,公司的主要特征以及发展方向,并试图提供一个统一的解释框架:
第一,现代公司的出现,是因为其具有的融资优势(股份制+有限责任);
第二,公司的规模,取决于市场成本与管理成本的比较(科斯《企业的性质》);
第三,公司始终面临着两大问题:委托代理成本和公司的存在到底是单纯为股东牟利还是也要追求社会公共利益。
公元前3000年~公元1500年
商人和垄断者
商人们从未放弃寻找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来筹集资金、分散风险。虽然在罗马法中就出现了“法人”的概念——即个人结成的组织,可以拥有独立于成员的身份。但这一时期,主要的商业组织形式毫无疑问是合伙。
实际上,政府或者国王对于公司这种没有寿命限制的主体一直存在戒备之心。例如,英王就担心财产一旦转移给公司等组织,国王就将无法征收遗产税。因此,设立公司往往需要获得政府或者国王的特许。这当然是一种限制,但同时也帮助了公司的发展。因为获得特许,就相当于获得了政府或者国王的担保。这一时期的特许公司并未“配置”有限责任。
1500年~1750年
帝国主义者和投机分子
这一时期开始兴起的殖民活动风险很高,许多投资最终血本无归。投资印尼香料的风险,类似今天投资太空探索。1591年,商人们资助詹姆斯·兰开斯特出航。3年多后,他的破船载着微不足道的货物返航,除25名船员外,198人死于疾病和风暴。要吸引投资者投资如此高风险的项目,就要为他们提供一定的保护。因此,发行股票(可以筹集更多的资金)+有限责任(打消投资者的顾虑)的特许公司就应运而生。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其中,英国的东印度公司采用双层结构——总董事会+董事会。总董事会包括全部拥有投票权的股东,日常管理则由董事会负责。董事会的董事由总董事会选举产生。但东印度公司最终演变成了“国中之国”——某种形式意义上的政府。它拥有私人军队并管有海外自治领,以税收而商业利润作为主要经济来源。随着皇家海军的崛起(授权东印度公司垄断地位的必要性削弱)、其他私人商业公司的竞争(很多人对东印度公司的垄断地位感到眼红)以及其他种种问题,该公司最终走向了衰亡。即便如此,相比皇室直接资助对外扩张的西班牙模式,事实证明特许公司模式依然具有优越性。同时,特许公司在殖民地也并不总是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北美的特许公司就促进了当地民主制度的形成。与东印度公司不同,南海公司、密西西比公司等股份公司则因为其金融投机行为导致大量投资者损失,而给“公司”制度带了恶名。“公司既没有接受惩罚的躯体,也没有遭受谴责的灵魂。因此,他们为所欲为。”同时,作为经济自由主义倡导者的亚当·斯密也不喜欢公司。他既讨厌特许带来的垄断,也担心委托代理成本造成浪费。总体上,这一时期,虽然东印度公司这样的大公司更容易引人注目,但当时大量的企业依然采用的是合伙形式。
1750年~1862年
漫长且痛苦的诞生
英国最有活力的两大经济部门:奴隶贸易和实业,都倾向于采用合伙制。相比之下,公司往往在经济上一败涂地。一方面,这是因为上述贸易需要的资金有限,亲朋好友往往就能募集。另一方面,有限责任被认为是一种缺点。因为它弱化了合伙人之间的承诺。19世纪英国最富有的实业家Robert Peel说,“只要工厂将经营成功与否跟合伙人或者监工的利益挂钩,没有哪个工厂会管理不好”。此外,其他因素也影响了公司的发展。比如此前提到的南海公司不当行为给公司制度带来的恶名。又如,商人往往不喜欢政府介入商业经营。在美国,政府授予特许后,又撤销特许的情况并不罕见。不过,相比公司,合伙制也存在融资能力不足,企业可能因合伙人死亡戛然而止等弱点。此后,随着铁路建设对密集资本的需求,合伙制已经不能满足融资需要,现代公司开始出现。1844年英国的《股份公司法》允许公司未经特别许可而设立。但此时有限责任依然不是公司的标配。实际上,有限责任一直广受争议,当时的老牌制造商和富人,都认为有限责任是吸引最底层的人来做生意,穷人将获得最大的回报。有趣的是,支持有限责任的理由与反对者几乎一致,只是立场不同,包括基督教社会主义者在内的不少人都认为有限责任有利于穷人创业。这一切都表明,公司诞生于政治运动,而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果。
1862年~1913年
商业巨无霸在美国的兴起
“只有当管理的有形之手比市场的无形之手更有效率时,现代商业企业才会大行其道。”随着管理手段和信息传输手段的提升,规模经济可以带来更大的效益,越来越大的公司就出现了。为规避设立州“公司不得相互持股”“不得将公司的控制权移交州外受托人”等限制,美国的大公司开始迁往其他立法更开明的州,并为这些州的公共工程买单。这些州的预算盈余也随之增加。于是,美国各州开始“比拼下限”,为公司设立大开绿灯,其中最终胜出的是特拉华州。在观念方面,洛克菲勒等人引用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理论(适者生存),将大公司比作放任自由资本主义培育出的一朵完美玫瑰。反对者则对大公司的出现感到不寒而栗,“现在这个国家已经出现了手握几亿美元的单一权力组织......他们着手建立了专制制度,而零星散乱的民众努力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但是,资本的整合同时促进了劳动力的整合。大公司出现,工会也随之成熟。两者开始发生大量冲突。彼时的美国法院倾向于保护契约自由而非劳工权利。于是,工会开始关注政治。1906年开始,美国劳工联合会开始支持民主党候选人,并与主导城市政治的大型政治机构建立起密切联系。实际上,美国人对待大公司的心态很矛盾,由于美国是分权体制,所以他们不喜欢权力集中。但同时,美国人也相信个人奋斗,并喜欢商业的直白力量。正如有人说的,“这里的劳工和资本家之间的社会界限非常模糊。最成功的雇主自己都当过劳工;大多数劳工都希望有朝一日成为雇主”。随着美国的大公司开始参与政治,开始承担社会责任,特别是肉眼可见的让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美国人民对大公司的矛盾情绪并未进一步升级。
1850年-1950年
英国、德国和日本商业巨头的崛起
英国虽然也有少数持久且盈利很好的公司,但总体上不够规模。这与英国人的观念有关,英国人对任何带有商业气息的东西都不感冒。英国的知识分子认为经商是低下的生活方式。与美国商人将公司作为自己的事业不同,英国人经商是为他们达到更高目的——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英国社会上还有很多反公司的思潮。但再多的反公司活动,也不可能将英国拉回此前的时代。公司推动了工会的发展,公司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习惯,公司为女性提供了就业机会。简言之,公司永久的改变了英国社会。
德国大公司让德国取代英国成为了欧洲主要的工业强国。19世纪末,欧洲新经济的最好例证都在德国。虽然德国与美国公司关注的领域类似——金属、化工、机械,但他们是一种不强调竞争更强调合作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其中具有主导地位。同时,大银行对德国公司的影响以及德国公司的双层结构,也让德国公司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对社会角色的重视。克虏伯公司19世纪50年代就为工人引入了养老、医疗和人寿保险。19世纪末,俾斯麦要求公司施行全面“社会保险”制度,并支付养老金。1891年,他还引入“共同决定”制度,给工人对公司事务的发言权。日本的情况与德国类似,政府在公司的大跃进中发挥着领导作用。三井公司喜欢把自己比作东印度公司,它的竞争对手三菱公司的成功则要归功于政府对航运的补贴。1894年,这家公司将船借给军方与中国开战,以偿还这笔恩惠。
1913年~1975年
管理资本主义的胜利
一战后的60年里,最值得人们关注的是美国大企业的持续成功。这来自于一项1920年代引入的创新——多部门公司。通用公司的斯隆认为,公司的结构可以随意扩展,新研发一种产品,就可以成立一个新的部门。每个部门均由其服务的市场定义。同时,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综合办公室,负责监督这一复杂的结构。在最高层,由一个执行委员会负责制定统一的公司战略。由此,管理者的地位被提升到最高。福利特就认为“管理层,而不是银行家和股东,是产业的基本要素。好的管理才能赢得信誉,吸引员工、吸引客户。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无论产业是属于资本家还是国家,或者属于工人,都必须始终加强管理。管理是企业的永久职能。”20世纪30~40年代的三部作品则对公司提出了三个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公司存在?它们为谁存在?工人的情况怎么样?这些作品一定程度上也构成了对管理资本主义的解释。罗纳德·科斯的《企业的性质》认为,之所以企业存在,以及企业的规模何时会扩大,都与交易成本有关。倾向于使生产要素结合得更紧和分布空间更小的创新,将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倾向于降低空间组织成本的电话和电报的技术变革将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一切有助于提高管理技术的变革都将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该书解释了为什么随着管理者地位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规模会不断扩张,多部门公司开始增多。伯利和米恩斯的《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认为,数百万股东的被动性,造就了“管理层在公司中的绝对权力”。该书解释了管理者权力形成的原因,并让政府开始越来越关注对小投资者的保护。
彼得·德鲁克的《公司的概念》认为,大就是美,通用汽车的分散化结构是其成功的关键。该书使得无数公司开始纷纷效仿通用汽车公司。管理资本主义成功的一个标志是1945年后政府对商业的管理方式。在美国,大政府依然是大企业的重要盟友,公司的管理层经常担任政府高职。在西欧,虽然公司被国有化,但政府依然将公司委托给专业管理人士进行管理。
1975年~2002年
公司悖论
管理资本主义曾经让政府以各种方式对商业予以控制和关注,并要求大公司照顾其他利益相关方。但随着许多国家的经济状况变得糟糕、工会越发强大,有些国家开始放宽对公司的关注,这一切从英国开始。1979年,撒切尔夫人在举国上下对罢工和滞胀问题厌恶的情绪中出任首相。她此后推动了一系列国字头(British)公司的私有化。随后,欧陆政府纷纷效仿。美国的大公司也受到相当的挑战,规模庞大成为思维僵化的同义词,企业家精神的反义词。到2000年,1974年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有一半因为并购或者破产而消失。与此前越大越好的斯隆主义公司不同,公司在20世纪的最后25年是一个结构不断被分拆的过程。其中,知识经济的崛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条不紊、等级森严都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大公司的特征,而应变过慢则是其副产品。在要求快速变革的知识和技术面前,这一缺点被放大,并成为桎梏。同时,门口的“野蛮人”也对管理层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资金四处游走,但会待在有良好待遇的地方”。投资者们希望公司术业有专攻,因为多样化他们自己就能做。硅谷则从两个方面改变了公司,一是它生产的计算机,将越来越多的权力从公司的层级结构下推到互联网、桌面。二是相比强调忠诚的大公司,硅谷更容忍“背叛”,硅谷的每一家大公司都是从另一家中分拆出来的。到20世界末,整个商业都逐渐“硅谷化”,各地的公司制度都松散下来。随着公司将眼前的一切都外包出去,最终连管理理念都开始从公司中剥离。公司开始向咨询公司求取真经。上述变化,又引起了政府和公司的关系。此前对大公司,政府通过国有化、公司管理者与政府管理者流通的方式实现控制,促使其承担公众责任。但现在政府已经放松了直接管控,小公司不断涌现,就需要其他方式督促公司追求社会目的。美国为此制定了有关健康、安全、环境、员工和消费者权利的法律,并实施了平权运动。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一半的州允许管理者在考虑股东利益时,一并考虑其他利益相关方者。康涅狄格州甚至要求他们必须这样做。当然,加强公司治理也是管制公司的原因。实际上,随着90年代安然丑闻的出现,委托代理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1850年~002年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从开始就广受非议,总能引起国家精英(视为跨国公司是对其自身合法性的威胁)、保守的民粹主义者(认为跨国公司是全球主义的代表)、社会主义者(认为跨国公司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质疑。
实际上,无论是通过正当还是不正当的手段,跨国公司之所以蓬勃发展,就是因为他比当地企业更善于销售他的产品或者服务。历史上,最开始的跨国公司是跨境提供资金的银行。此后,是东印度公司。再后,是跨国铁路公司。19世纪最后的25年,得益于交通工具和电话电报的发展,世界开始变小,使经营普通商品的公司实现了跨国可能,而解决关税问题则是其要从出口商转变为跨国公司的动因。19世纪的跨国公司很多与帝国主义相关。东印度公司和ITT都曾经在当地作恶。但现在的跨国公司已经不再如此。至于跨国公司是否支付了极低的工资,则要看到底是以西方标准还是当地标准。1994年,跨国公司外国子公司的工资平均是当地公司的1.5倍。但不得不承认,跨国公司从未收获爱戴。很多人认为外国投资剥夺了当地公司的生计。这种观点很难仅仅用经济文盲、政治机会主义和仇外心理来解释。可以这么讲,跨国公司将继续代表公司的最大优点:提高生产力以及由此提高普通人生活水平。但它也将继续展现着公司最令人担忧或者最令人生厌的特质。
结语:公司的未来
公司的历史,实际上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逻辑——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之间的平衡,这决定了公司制度是否有意义。二是政治逻辑,公司是从政府的腰包中产生的,政府和公众到底希望公司实现什么目的。
就前者,目前的趋势是公司变得越来越不像公司:大型组织机构将自己分解为更小的企业单位。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小公司更容易挑战大公司的主导地位。就后者,设立公司已经不再需要政府的特许。但“公司丑闻”和“社会责任”依然是另一种形态的特许。这也成为了政府加强对公司监管的理由——从事故预防、员工福利到环境影响等各个方面。公司如今在公众的关注下运作,他们比任何时候都要顾及股东的态度。不管以何种方式衡量,今天的公司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掠夺都比以前要少,为妇女和少数族裔提供的机会都比之前要多。纵观历史,只要还能赚钱,公司就不会仅仅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有很多理由说明为什么企业行善可以获得既得利益。
妙高文案 专业化代写机构 一站式原创服务
为客户奋笔疾书 用文字创造价值
约稿电话/微信:18632160975
QQ:1392146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妙高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