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故事】”回头“即传承——清真六合顺

范文:
 
回头”即传承
 
“六合香飘香溢百年,厨师世家世代相传。”作为“龙江老字号”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清真六合顺,自创办至今历经四代传承,可以说是哈尔滨几代人共同的回忆,在人们的口口相传和食客们的赞美声中,我们更加的想要了解这一段关于传承的历史。
 
薪火相传四代人

第一代传承人李春珩,回族,1889年3月14日生于山东朝城张鲁集(现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是李家最早“闯关东”来哈的人,也是民国初年第一批来哈的山东回民,“六合顺”只是他投资参与开设的饭店之一。据不完全统计,1914年至1947年,还有“同义馆”“义春馆”“春记馅饼周”“同义和”“新发春”“李家浆汁铺馆”“义春浆汁馆”。
第二代传人李新德,生于1913年,1926年随姐姐、姐夫来哈后,经二叔李春珩介绍到到富锦街一家饭店学徒,师从李子明。三年出徒后,在1930年随二叔李春珩、姐姐李芝兰、姐夫石春山,还有李子明、杨开玉共六人在桃花巷开设“六合顺”,取“六人合顺”之意。六合顺经营不到三年就停业了。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31日,李新德、李芝兰又与人合股开设了一家饭店,叫“新盛园”,经营回民溜炒菜,主食为烧饼。1953年2月26日迁至顾乡新华街3号。1956年参加公私合营,新盛园与顾乡其他几家回民饭店合并成新盛饭店,李新德成为国营职工,一直到1973年退休。  
第三代传人是李士蓉,李新德之女,1948年生于哈尔滨,士蓉之名即为二爷李春珩所起。1974年进入道外国营饮食业。1983年在道外北五道街路西开设“德盛源”饭店,也属于改革开放后哈尔滨第一批私营回民饭店,聘用的厨师是父亲李新德的徒弟。2003年她与丈夫张弛、儿子张泽楠在道外南勋街以父辈曾经用过的字号“六合顺”为名,又一次经营饭店,可谓是“薪火相传四代人,谨守清真六合顺”。
第四代传承人李士蓉之子张泽楠,2011年正式接手“六合顺”,并入驻中华巴洛克“南二名吃街”。张泽楠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政协哈尔滨市道外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特级厨师,省级中餐评委,哈尔滨市餐饮协会副会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新并研发出了几款新菜品,把一些传统的老菜品进行了改良,所做的这些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好评。与此同时他不忘回报社会,带领六合顺做一些公益活动,资助贫困学生上大学,救助患病儿童,为地震灾区捐款。
 
四代人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技艺和经验,更重要的是敢于奋斗,注重创新和用美食温暖天下的初心。
 
六合顺清真三绝
 
要去六合顺吃饭,必点的就是他家“清真三绝”即:回头、南煎丸子、熏炒伞袋。
哈尔滨“回头”为清真回头,源自天津,也一直延用天津名称,约在1930年传入哈尔滨,已经有80余年的历史了,期间经历了消失和恢复、断档和重新引进。李士蓉重开“六合顺”后,把一度在哈消沉的回民小吃“回头”重新推出,如今已成为哈尔滨著名的回民小吃。其颜色金黄,外皮微焦,香醇味美,不掺牛油不挂腊,深受广大食客喜爱。
南煎丸子断档已近三十年,正是在六合顺重新走到了哈尔滨人的餐桌上,既展现了传统美食的工艺和美味,也体现了李士蓉、张泽楠母子对美食的热爱之情。这道菜用的都是牛里脊肉,紧实弹牙,特别是牛肉馅儿和鸡蛋的比例充分的保证了口感,当丸子上下两面煎出一点点嘎巴,咬一口,口感丰富,浓郁的肉香气充满整个口腔,令人难忘。
六合顺创新研发的熏炒伞袋,伞袋就是牛4个胃中的皱胃,食用牛胃对身体大有好处,可以补虚,健脾胃,对于气血不足、消化不良都有帮助。这道菜要先熏后炒,工序繁杂,口味相当浓郁。根据张泽楠大厨的介绍,做法是从一张纸开始的,将纸放入锅中,避免熏料与锅粘连,食材用糖上色,具有米香味、茶香味。在熏的过程中要慢火加温,直等到锅边冒气。接下来改刀有讲究,滑油有火候,其工序复杂而又考验传承人的手艺,是六合顺独家秘籍。
当然,这里还有大家熟悉的回族美食,比如溜胸口、红烧牛肉、东坡羊肉、六合菜卷、酥黄菜这里也都有很惊艳的呈现。
走进六合顺,感受清真美食文化,体会温暖的生活,在美味中寻找历史记忆,感受一代代六合顺厨师的匠心。
 

妙高文案  专业化代写机构  一站式原创服务

为客户奋笔疾书 用文字创造价值

约稿电话/微信:18632160975

QQ:1392146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妙高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