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怎么写?附著名小说家专访范文
妙高文案为大家准备了人物专访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妙高文案提供专业原创文章代写服务,为客户朋友量身定制各类文章,以笔为犁,耕耘心灵,助您收获精彩人生。
范文:
61岁的余华,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文城》开机印刷50万册。出版社为这部小说打的广告是:那个写《活着》的余华又回来了。
《活着》是余华在1992年写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是他文学创作生涯里程碑式的作品。而写《活着》那一年,余华32岁。第一版《活着》,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是周季胜。
当时正是文学低谷,这本书的首版印刷量才3000册。之前的一年,余华写下了长篇小说处女作《在细雨中呼喊》,后交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开机印刷1万册。
30年后,余华业已成为中国文学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文城》2月22日全网预售第一天,即登上当当新书销量榜的第一。第二天,出版社根据预售情况,宣布加印10万册。
出版社把《文城》和《活着》进行比较的策略很成功。评论家和读者们,也纷纷把两部小说里的主人公林祥福和福贵进行比较,认為两个人命运的一致性是都很悲惨。
但余华不认同这样的简单对比:“《文城》和《活着》是截然不同的两部小说。《文城》的叙事立场与《活着》不一样。《活着》是写实主义的叙述,《文城》是借助了传奇小说叙述方式,它的叙述是戏剧性的。”
《文城》的封面是余华自己选的,他喜欢张晓刚的这个作品。余多本书的外文版封面,都是张的作品。“我觉得我跟张晓刚是有缘分的,可能我和他两个人在作品中有一种内在的呼应关系。”余华说。
2021年4月,余华应《文城》出版方新经典的邀请,分别出席了在北京PAGEONE书店和上海朵云书店的活动。5月,余华在京接受了我的采访。
“《文城》是我第六部长篇小说,不是最后一部。写了几十年的人都知道,写作与其说是脑力劳动,不如说是体力劳动。对于未来的写作,我现在还没有悲观。体力虽然不如过去,也还没有成为写作时的障碍。”
记者:怎么看待出版方把《文城》和《活着》挂钩进行比较的策略?
余华:《活着》是写实主义的叙述,《文城》借助了传奇小说叙述方式,它的叙述是戏剧性的,这是传奇小说的特征。
《文城》试读本做好以后,我跟新经典的编辑在微信里面说的很清楚,作家不寄,寄过去以后人家会感觉这是在逼着要说好话;评论家你们想寄谁就寄给谁。
我知道后来他们有寄给程永新。他读完以后,把书定位为一个浪漫传奇小说,我觉得这个定位非常好。还有一点他也说得好,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奇小说,它是一部“借壳上市”的传奇小说。
《文城》出版后,不少人将它与《活着》比较,这是截然不同的两部小说,应该是无法比较的,因为作者都是我,就有了这样的比较。《活着》是我写下的小说里最受欢迎的作品。所以《兄弟》出版时,拿《兄弟》与《活着》比较,《第七天》出版时,拿《第七天》与《活着》比较,《文城》出版时也是这样,我下一部作品出版时,仍然会是这样。
记者:《文城》不仅是传奇小说,还有点浪漫主义色彩,你同意评论家这样的观点吗?
余华:我刚开始写的时候,都会对作品有一些愿望。比如《许三观卖血记》。
我年轻的时候读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后来的《尤利西斯》之类的根本看不下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竟然通篇用对话写出来,了不起,所以我想将来若有机会,也来玩一把。后来就有了这样的机会,我写了一万多字后发现全是对话,然后问题出来了。像《兄弟》这样的小说,里面的对话仅仅是人物发言,但在《许三观卖血记》里面的对话,还承担着叙述推进的作用,所以对话也要有一点旋律,有时候对话里面故意穿插几个字,看起来啰嗦,但也有特定功能在其中。《许三观卖血记》本是按短篇小说写的,写着写着刹不住了,感觉要写成一个中篇了,到了要发稿了,感觉可能是长篇了。
《文城》也是一样。我当时写过一个侦探小说《河边的错误》,然后《鲜血梅花》是武侠小说,还有一个古典爱情才子佳人小说,当时还想写一个传奇小说,后来放弃了,没继续下去。等到《文城》开始写的时候,尤其是这次修改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就是一个传奇小说,小说里面很多人物都是戏剧性的,我就想把它写成一个传奇小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两部是写实主义的小说,《文城》是一部传奇小说;写实小说与传奇小说的区别,我自己来分析,就是前者通常是人物带动故事,后者是反过来的,用故事带动人物,所以我就尝试一下。
记者:如果你向读者一句话推荐这本书,你会怎么说?
余华:这一句话是新经典编辑们想出来的,我肯定说不出水平那么高的话——一个人和他一生的寻找,一群人和一个汹涌的年代。
“汹涌”这个词用得特别好,我想一百年也想不出来,谢谢编辑们。
记者:写作《文城》的契机是什么?
余华:是一个错误的契机,大概1998年或者1999年的时候,当时20世纪快要过去了,想写《活着》以前的故事。
因为《活着》是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我们这代作家有挥之不去的一种抱负,总是想写一百年的,哪怕不是在一部作品里写完,也要分成几部作品写完,所以想这样开始写。
结果写了20多万字以后,感觉到往下写越来越困难,就马上停下来。《兄弟》出版以后又重新写,《第七天》出版以后又重新写。一直到去年疫情,才最后写完。
以前书名叫《南方往事》,但我对这个书名不满意,后来老婆告诉我,改名叫《文城》,我说,怎么这么好的书名啊,所有故事都跟它有关系。
为什么选择“文城”?因为杨庆祥在文章里说,《南方往事》给人感觉到书名相对比较虚,而《文城》给人感觉是比较实的,但是读完这个小说会发现,《文城》更是一个虚的书名。
还有,这个城并不是城市的,好比有些书……不是我要用伟大作品贴金,但这样的作品有一些,像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读了两遍,百年我读到了,别的也读到,就是没有读到孤独,里面所有人都热热闹闹的,哪有孤独?
孤独是什么?马尔克斯把一个孤独的原来意义和概念完全扩充到开放式的,大家可以隨便去理解。最后之所以选择《文城》这个书名,也是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书名。
《文城》是一部让我自己非常感动的小说。比如小美婆婆临终之前的那段描写,我一直掉眼泪。在写作的时候,我是作为现实世界中的一个人,进入了笔下的文学世界。
记者:动手写《文城》之前,做了哪些功课?
余华:我刚开始写《文城》的时候,已经有互联网,但上网主要是发发邮件。找准备资料,还是老办法,去书店买书查资料。
为了写这个小说,我读了好多好多书,那些书现在网上一搜就有了,但是当年我都是去北京琉璃厂,我在那儿买到了很多书当资料。
包括木匠的知识,我也看木匠的书。小的时候,我们家的家具,都是把木匠请到家里来做的。我对木匠的工作很熟悉,记忆很深的是,有一次木匠刨东西的时候,有一个钉子没有拔出来,那个刀刃一下折了,我跟木匠抱怨半天,把它磨平需要花很大力气。
还有中医,我也知道一点。但真正开始写的时候,是要寻找资料的,因为知识的准确性很重要。像顾益民怎么把身上的腐肉去掉,我都是在中医书上去摘抄下来的。
包括小说里写到的雪冻,下了18天的大雪,有一些读者说南方没有那么大的雪,马上有人回答说:你忘了几年前那场大雪了吗?
我为什么写那么长的一场雪?去看中国灾荒史,清代的时候,无锡太湖区域有一场雪灾,都下了40多天呢。
这种细节,必须要去看一些历史参考资料的,给写作一个基础。你不一定用它,但是你心里有底。
记者:写《活着》时流泪了,写《文城》的时候,又落泪了?
余华:是的。《活着》也好,《文城》也好,写作的时候感觉还好,修改的时候会掉眼泪。写作的时候,具体章节里的情绪,可能会维持在一周或一个月内,但修改的时候,情绪会在短时间内集中,和那种分散的情绪不一样,所以我在修改的时候会掉眼泪。
《文城》是一部让我自己非常感动的小说。比如小美婆婆临终之前的那段描写,我一直掉眼泪。在写作的时候,我是作为现实世界中的一个人,进入了笔下的文学世界。
记者:《文城》此前的故事,《活着》《兄弟》等作品,大部分以南方为背景展开。《文城》的故事背景,主人公林祥福和小美,都有从北向南的行动轨迹,怎么看待地理、环境在文学当中的作用?
余华:杨庆祥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文学是什么?文学寻找的都是有意思的,哲学可能寻找的是有意义的。文学不要把哲学的饭碗给抢了,我们大家吃自己的饭。
虽然我是一个南方人,但是我在北京居住的时间,已经超过我在浙江老家居住的时间。我对南北地理的变化,季节的变化,是有切身感受的。
我当年来北京,坐的还是绿皮火车,如今是高铁了。1988年,我刚到北京的时候,在鲁迅文学院学习,当时学校周边全是农田,后来我住在玉泉路,也都是荒地,后来看着一天天起了高楼。
以前经常回家的时候,要坐一夜的火车,尤其季节变换的时候,从北到南广袤的大地。你看着北方冬天的枯黄,而到了南方却依然是郁郁葱葱的,这种感受还是比较深刻的。现在再坐高铁没有这样的感受了,因为都是楼房。
记者:林祥福和小美,在《文城》当中也是身不由己,被他们的时代推着,走向各自的命运。你怎么看待个体命运与时代的关系?
余华:人物和时代的命运,确实是小说的主题之一。小说里面有人物,写的好不好,是不是有性格,跟人物是不是复杂,不是同一个概念。
《文城》为什么会写那么长时间,是有原因的。我一直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把握人物的最终结局。
其中有一个想法,林祥福到了南方以后,一到溪镇以后就找到了小美,最后小美跟他回去,或者不跟他回去,两个不同的结局。但这是另外一回事,这样的话就没有意义了,和我最早写的小说初衷不一样。
因为我想写到那个时代,这样写的话,那个时代感就没有了。所以我后来干脆把林祥福融入到溪镇以后,进入到溪镇的生活,进入到那个时代里面生活。即使林祥福不来到南方,他还在北方,他也可能一样的命运,不会过上安稳的日子,因为时代已经乱了,那是一个乱世,不只是在溪镇乱,在北方也一样乱。
范文:
61岁的余华,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文城》开机印刷50万册。出版社为这部小说打的广告是:那个写《活着》的余华又回来了。
《活着》是余华在1992年写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是他文学创作生涯里程碑式的作品。而写《活着》那一年,余华32岁。第一版《活着》,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是周季胜。
当时正是文学低谷,这本书的首版印刷量才3000册。之前的一年,余华写下了长篇小说处女作《在细雨中呼喊》,后交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开机印刷1万册。
30年后,余华业已成为中国文学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文城》2月22日全网预售第一天,即登上当当新书销量榜的第一。第二天,出版社根据预售情况,宣布加印10万册。
出版社把《文城》和《活着》进行比较的策略很成功。评论家和读者们,也纷纷把两部小说里的主人公林祥福和福贵进行比较,认為两个人命运的一致性是都很悲惨。
但余华不认同这样的简单对比:“《文城》和《活着》是截然不同的两部小说。《文城》的叙事立场与《活着》不一样。《活着》是写实主义的叙述,《文城》是借助了传奇小说叙述方式,它的叙述是戏剧性的。”
《文城》的封面是余华自己选的,他喜欢张晓刚的这个作品。余多本书的外文版封面,都是张的作品。“我觉得我跟张晓刚是有缘分的,可能我和他两个人在作品中有一种内在的呼应关系。”余华说。
2021年4月,余华应《文城》出版方新经典的邀请,分别出席了在北京PAGEONE书店和上海朵云书店的活动。5月,余华在京接受了我的采访。
“《文城》是我第六部长篇小说,不是最后一部。写了几十年的人都知道,写作与其说是脑力劳动,不如说是体力劳动。对于未来的写作,我现在还没有悲观。体力虽然不如过去,也还没有成为写作时的障碍。”
记者:怎么看待出版方把《文城》和《活着》挂钩进行比较的策略?
余华:《活着》是写实主义的叙述,《文城》借助了传奇小说叙述方式,它的叙述是戏剧性的,这是传奇小说的特征。
《文城》试读本做好以后,我跟新经典的编辑在微信里面说的很清楚,作家不寄,寄过去以后人家会感觉这是在逼着要说好话;评论家你们想寄谁就寄给谁。
我知道后来他们有寄给程永新。他读完以后,把书定位为一个浪漫传奇小说,我觉得这个定位非常好。还有一点他也说得好,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奇小说,它是一部“借壳上市”的传奇小说。
《文城》出版后,不少人将它与《活着》比较,这是截然不同的两部小说,应该是无法比较的,因为作者都是我,就有了这样的比较。《活着》是我写下的小说里最受欢迎的作品。所以《兄弟》出版时,拿《兄弟》与《活着》比较,《第七天》出版时,拿《第七天》与《活着》比较,《文城》出版时也是这样,我下一部作品出版时,仍然会是这样。
记者:《文城》不仅是传奇小说,还有点浪漫主义色彩,你同意评论家这样的观点吗?
余华:我刚开始写的时候,都会对作品有一些愿望。比如《许三观卖血记》。
我年轻的时候读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后来的《尤利西斯》之类的根本看不下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竟然通篇用对话写出来,了不起,所以我想将来若有机会,也来玩一把。后来就有了这样的机会,我写了一万多字后发现全是对话,然后问题出来了。像《兄弟》这样的小说,里面的对话仅仅是人物发言,但在《许三观卖血记》里面的对话,还承担着叙述推进的作用,所以对话也要有一点旋律,有时候对话里面故意穿插几个字,看起来啰嗦,但也有特定功能在其中。《许三观卖血记》本是按短篇小说写的,写着写着刹不住了,感觉要写成一个中篇了,到了要发稿了,感觉可能是长篇了。
《文城》也是一样。我当时写过一个侦探小说《河边的错误》,然后《鲜血梅花》是武侠小说,还有一个古典爱情才子佳人小说,当时还想写一个传奇小说,后来放弃了,没继续下去。等到《文城》开始写的时候,尤其是这次修改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就是一个传奇小说,小说里面很多人物都是戏剧性的,我就想把它写成一个传奇小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两部是写实主义的小说,《文城》是一部传奇小说;写实小说与传奇小说的区别,我自己来分析,就是前者通常是人物带动故事,后者是反过来的,用故事带动人物,所以我就尝试一下。
记者:如果你向读者一句话推荐这本书,你会怎么说?
余华:这一句话是新经典编辑们想出来的,我肯定说不出水平那么高的话——一个人和他一生的寻找,一群人和一个汹涌的年代。
“汹涌”这个词用得特别好,我想一百年也想不出来,谢谢编辑们。
记者:写作《文城》的契机是什么?
余华:是一个错误的契机,大概1998年或者1999年的时候,当时20世纪快要过去了,想写《活着》以前的故事。
因为《活着》是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我们这代作家有挥之不去的一种抱负,总是想写一百年的,哪怕不是在一部作品里写完,也要分成几部作品写完,所以想这样开始写。
结果写了20多万字以后,感觉到往下写越来越困难,就马上停下来。《兄弟》出版以后又重新写,《第七天》出版以后又重新写。一直到去年疫情,才最后写完。
以前书名叫《南方往事》,但我对这个书名不满意,后来老婆告诉我,改名叫《文城》,我说,怎么这么好的书名啊,所有故事都跟它有关系。
为什么选择“文城”?因为杨庆祥在文章里说,《南方往事》给人感觉到书名相对比较虚,而《文城》给人感觉是比较实的,但是读完这个小说会发现,《文城》更是一个虚的书名。
还有,这个城并不是城市的,好比有些书……不是我要用伟大作品贴金,但这样的作品有一些,像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读了两遍,百年我读到了,别的也读到,就是没有读到孤独,里面所有人都热热闹闹的,哪有孤独?
孤独是什么?马尔克斯把一个孤独的原来意义和概念完全扩充到开放式的,大家可以隨便去理解。最后之所以选择《文城》这个书名,也是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书名。
《文城》是一部让我自己非常感动的小说。比如小美婆婆临终之前的那段描写,我一直掉眼泪。在写作的时候,我是作为现实世界中的一个人,进入了笔下的文学世界。
记者:动手写《文城》之前,做了哪些功课?
余华:我刚开始写《文城》的时候,已经有互联网,但上网主要是发发邮件。找准备资料,还是老办法,去书店买书查资料。
为了写这个小说,我读了好多好多书,那些书现在网上一搜就有了,但是当年我都是去北京琉璃厂,我在那儿买到了很多书当资料。
包括木匠的知识,我也看木匠的书。小的时候,我们家的家具,都是把木匠请到家里来做的。我对木匠的工作很熟悉,记忆很深的是,有一次木匠刨东西的时候,有一个钉子没有拔出来,那个刀刃一下折了,我跟木匠抱怨半天,把它磨平需要花很大力气。
还有中医,我也知道一点。但真正开始写的时候,是要寻找资料的,因为知识的准确性很重要。像顾益民怎么把身上的腐肉去掉,我都是在中医书上去摘抄下来的。
包括小说里写到的雪冻,下了18天的大雪,有一些读者说南方没有那么大的雪,马上有人回答说:你忘了几年前那场大雪了吗?
我为什么写那么长的一场雪?去看中国灾荒史,清代的时候,无锡太湖区域有一场雪灾,都下了40多天呢。
这种细节,必须要去看一些历史参考资料的,给写作一个基础。你不一定用它,但是你心里有底。
记者:写《活着》时流泪了,写《文城》的时候,又落泪了?
余华:是的。《活着》也好,《文城》也好,写作的时候感觉还好,修改的时候会掉眼泪。写作的时候,具体章节里的情绪,可能会维持在一周或一个月内,但修改的时候,情绪会在短时间内集中,和那种分散的情绪不一样,所以我在修改的时候会掉眼泪。
《文城》是一部让我自己非常感动的小说。比如小美婆婆临终之前的那段描写,我一直掉眼泪。在写作的时候,我是作为现实世界中的一个人,进入了笔下的文学世界。
记者:《文城》此前的故事,《活着》《兄弟》等作品,大部分以南方为背景展开。《文城》的故事背景,主人公林祥福和小美,都有从北向南的行动轨迹,怎么看待地理、环境在文学当中的作用?
余华:杨庆祥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文学是什么?文学寻找的都是有意思的,哲学可能寻找的是有意义的。文学不要把哲学的饭碗给抢了,我们大家吃自己的饭。
虽然我是一个南方人,但是我在北京居住的时间,已经超过我在浙江老家居住的时间。我对南北地理的变化,季节的变化,是有切身感受的。
我当年来北京,坐的还是绿皮火车,如今是高铁了。1988年,我刚到北京的时候,在鲁迅文学院学习,当时学校周边全是农田,后来我住在玉泉路,也都是荒地,后来看着一天天起了高楼。
以前经常回家的时候,要坐一夜的火车,尤其季节变换的时候,从北到南广袤的大地。你看着北方冬天的枯黄,而到了南方却依然是郁郁葱葱的,这种感受还是比较深刻的。现在再坐高铁没有这样的感受了,因为都是楼房。
记者:林祥福和小美,在《文城》当中也是身不由己,被他们的时代推着,走向各自的命运。你怎么看待个体命运与时代的关系?
余华:人物和时代的命运,确实是小说的主题之一。小说里面有人物,写的好不好,是不是有性格,跟人物是不是复杂,不是同一个概念。
《文城》为什么会写那么长时间,是有原因的。我一直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把握人物的最终结局。
其中有一个想法,林祥福到了南方以后,一到溪镇以后就找到了小美,最后小美跟他回去,或者不跟他回去,两个不同的结局。但这是另外一回事,这样的话就没有意义了,和我最早写的小说初衷不一样。
因为我想写到那个时代,这样写的话,那个时代感就没有了。所以我后来干脆把林祥福融入到溪镇以后,进入到溪镇的生活,进入到那个时代里面生活。即使林祥福不来到南方,他还在北方,他也可能一样的命运,不会过上安稳的日子,因为时代已经乱了,那是一个乱世,不只是在溪镇乱,在北方也一样乱。
妙高文案 专业化代写机构 一站式原创服务
为客户奋笔疾书 用文字创造价值
约稿电话/微信:18632160975
QQ:1392146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妙高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